跳皮筋,也叫跳橡皮筋、跳橡皮绳、跳猴皮筋,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
跳皮筋,也叫跳橡皮筋、跳橡皮绳、跳猴皮筋,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,流行在20世纪50至90年代。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,长3米左右,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,即可来回踏跳。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,亦可分两组比赛,边跳边唱非常有趣。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,其他人轮流跳,按规定动作,完成者为胜,中途跳错或没勾好皮筋时,就换另一人跳。跳橡皮筋(地区常称跳橡筋绳)是经典的儿童游戏之一。1960年代至1990年代间极为流行,尤其深得女孩子喜爱,但进入21世纪后,随着经济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增多,跳橡皮筋这种游戏逐渐淡出了孩子们的视线。

三个德国儿童在跳橡皮筋游戏方法
跳橡皮筋要求双脚跳跑动作中完成全身各种规定动作。跳跃为主,期间穿插挑、跨、碰、踢、绊、绕、盘、踩、顶、转等十几种基本动作,以及由基本动作衍生的花式动作,并配以朗朗上口的流行儿童歌谣,如“马兰花”的“马兰花啊马兰花,风吹雨打都不怕,勤劳的人们在说话,请你马上就开花。马兰开花二十一,二二五六,二二五七,二八二九三十一。三三五六……”和“我去上学校”等。也有以英雄事迹为内容的歌谣,例如“董存瑞,十八岁,为国牺牲炸堡垒,炸到堡垒咯咯脆,全国人民流眼泪。”和“向秀丽,顶呱呱,雄雄烈火也不怕,英勇牺牲为国家。”。在香港,童谣的内容则有“小皮球、花生油、奶儿开花七十一。 一五六、一五七、一八一九二十一。二五六、二五七、二八二九三十一。三五六、三五七、三八三九四十一……八五六、八五七、八八八九九十一。”。在台湾为“小皮球,香蕉油,满地开花二十一。二五六、二五七、二八二九三十一。三五六、三五七、三八三九四十一。……八五六、八五七、八八八九九十一。”
游戏规则
由两人或多人拉着约三四米长的橡皮筋固定,选取动作,跳错步伐者则出局。游戏升级则是将皮筋的高度随着玩家的完成度逐渐向上提升。首先是脚底,然后继为脚踝、小腿中央、膝盖、胯下、腰间、胳肢窝、肩膀、耳顶和头顶的位置。过了头顶的高度后,还有最后两个阶段,分别为头顶的高度再加上单掌手指散开时,拇指与尾指间的距离及将手向上伸至最高时的位置。游戏作用
跳皮筋主要以下肢动作为主,加以手臂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。跳皮筋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,提高弹跳力,对发展灵活性、柔韧性、协调性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每天连续跳7-8min,还能发展耐久力,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。
比赛方法
跳皮筋比赛要求选手必须在三个不同高度上做出三组不同的动作,每组动作不得少于2-3个。整套动作要求准确熟练、连贯协调、舒展活泼、自然大方。
比赛时间因年龄而异。儿童组1min30s-2min30s,少年组2min30s-3min30。
正式比赛要配以健康活泼、节奏感强的音乐,跳皮筋的动作要和音乐节拍协调同步。
比赛最高10分。分配比例:高度占3分,动作数量占5分,动作质量与音乐占2分。
跳皮筋难易程度是由皮筋的高低决定的,最高的时候是以牵皮筋者踮起脚尖、高举一臂为准,这就是“珠穆朗玛峰”了。这时谁个儿最高谁就被派去牵绳。